找到相关内容1787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序分释义

    佛制规定,钵的基本形制的一个介绍。就经中所言“持钵”,指的是释尊所持之钵,即“佛钵”。   释尊在菩提树证悟成道后,七天没有进食。当时有两位名叫...;敷座”,就是指铺排座位。   经中此处所云之“座”,为释尊所坐之座。“座”,为梵文qsana之意译,音译为阿萨曩。释尊于菩提树开悟...

    王孺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23978276.html
  • 佛经启悟法

    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释迦牟尼世尊于菩提树睹明星悟道之际,世尊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世尊说众生皆具...  佛经启悟法   悟实法师   释迦牟尼佛在菩萨树开悟成道以后,谈经三百余会,历经四十九年,演绎了成就佛道的整个过程。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如何才能通过修习佛法来成就佛道?浩如烟海的...

    悟实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1241979018.html
  • 略说五戒

      略说五戒   如瑞法师   缘 起   1、耶输伽父当为第一(出自《四分律藏》)。   在《四分律藏》里有说:耶输伽的父亲是第一个受五戒的人。佛成道后,菩提树,三七二十一天说《华严经...世间是佛的父王,以他来请五戒法相,正是表现五戒法是三世诸佛之父。也就是说依五戒能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十方三世诸佛也是依这个来的,所以佛回答他:“你问的这个,我早就想说了。”就是说上契佛意,契众生之...

    如瑞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1244579043.html
  • 朱清时院士对刘正成先生畅谈藏传佛教

    出现杂念,则要把心收回。直到观想到心中的佛像历历清楚,好比在眼前。 在做到这点之后,在进一步,把呈现于心目中的那个佛想象成就是释伽牟尼。观想他在菩提树成佛,观想他在鹿野苑讲法,等等。据说在进行这个...信仰,就是要绕着这个神山转(等同念经)。我们问她,你晚上睡在什么地方呢?她说,在山路边,找个地方一躺就睡觉了。在有村落的地方,人们就送她一些食品和饮水。这件事,使我们触动的是:第一,他们的生活这么简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51479922.html
  • 真言宗小史序(潮安王弘愿撰)

    起源及相承   印度为世界最古之文明国,距今三千余年前,悉达太子降生;出家苦行,成满其往昔之大悲愿,开觉人世之真理趣,肇创自悟之一大宗教;是为释迦牟尼佛。   北望雪山,恒河南流之处,菩提树金刚座...天王界;龙宫,游仙宫,鬼神前后伴拥。智巡天,无道处拓路,无缘众生处结因。遂入摄州箕面陇,谒龙猛菩萨,受秘密真言之要义。拜大辨才天而坚固悉地。天龙八部,来供养护卫。后役鬼神架石桥于葛城金峰二山间。迟...

    王弘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55480040.html
  • 密教纲要 一

    加持经。其略本也。(弘愿案:大毗卢遮那译言大日。本书及密教所常引之大日经即此经也。)   如来住处曰金刚法界官。然如来有应化之处。无非此宫也。盖法身如来之住处。无非法身之净土。故不动菩提树而即为...安详寺惠运五师。所以称密教传灯之入唐八家也。至于今日。台宗觉大师之法。传于山门谷流尚盛也。智证之法。传于寺门亦盛也。而传教大师之法派。则有断续之疑问。盖比睿山阪本之生源寺所相承之山家灌顶。虽云祖于传教...

    王弘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3580097.html
  • 天台宗学派纲要1

    揭示的世界观太为深奥,尤其是大乘经典中的佛化世界及佛陀人身之境界能力层次都难以以一般知见方式建立理解的真实度,因而需要特别的求道进路,那就是禅定的实践。   佛陀自己即在菩提树静坐七年而后悟道,由于...的佛理,并传授予慧思,因之天台的传承系谱可以上溯龙树,而北齐慧文、南岳慧思、天台智者,智者大师之后,其教团交给智越,但真正整理大师著作且发挥教理的却是灌顶,即世称章安大师者,章安是灌顶出生的地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0581857.html
  • 浅议和谐法门

    身上也好,在佛身上也好,它都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常住不变的。凡夫的佛性因为被无明烦恼遮覆,无法显现。如果断除了无明烦恼,它就能自然显现。佛在菩提树证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  事实上,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取得了足以令今人骄傲的文化水平,积累了无与伦比的文献规模。《尚书》说:“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尚书·皋陶谟》)“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兆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45682059.html
  • 佛教的经济理念与中国历史上的佛教经济问题之审视

    解脱之道。其行脚参修许多年,尝试了多种途径,但却没找到满意的出路,以致其最终放弃了那些修行,定坐在菩提树冥想,终於获得觉悟,从而有了自己的一套对於解脱之路的认识和方法,佛教从此创立,释迦部落的悉达多...修行而觉悟成佛,标示了佛敬离俗修行而觉悟脱苦的发端。早期僧人行四依法,受供养,不蓄财。僧伽有余建无尽财以备不时。然佛教发展,钱财问题无可逃避,遂逐渐形成合乎义理逻辑的解释及经济理念。中国环境。供养及...

    周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1982101.html
  • 学佛回忆录(四)

    ,成为第二代的圣树,目前也已老态龙钟了。这象征了佛法在印度已不存在,要从锡兰倒流回印一样。在菩提树有一块红砂石板,那就是昔日世尊坐在上面悟道成佛的金刚宝座。   塔寺的地基比周围为低,我们下去都要...上面包括一座高高的塔和周围的四座小塔。寺内供奉着一尊两足双趺右手触地的佛像,象征佛陀彻悟大道时的姿态。塔寺的后面就是有名的金刚座和菩提树。树高不过十丈,腰不过四围,据说昔日佛陀时代那株圣树,在阿育王时代...

    朱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24382387.html